技术的发展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能性

作者:孔燕 字数:2897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催生出一批新兴的媒体形态和传播手段,它们彻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且从根本上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统媒体的认识,这些新技术及其应用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和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等特点,以一场信息交流和媒体传播革命的方式,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全方位、多层面、意义深远的影响。作为目前最新的一种媒体形态,微博在技术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和便利。

关键词:微博; 技术;思想政治教育

1 作为媒介平台的技术性突破

微博是网络时代所衍生出的最新媒介产品,其具备着一些新的传播特性和媒介特征,而支持这些特性和特征发展则是技术的进步。早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邓小平同志以为人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推动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可以间接的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作为一个媒介平台,微博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原有媒介技术的突破,才得以实现如今的飞速发展。

首先,微博作为媒介平台的技术性突破表现在其在交流范围上比以往的即时性通讯工具广泛。即时通讯工具是一种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的一种交流设备,目前我国最流行的有QQ、MSN、POPO、UC、LAVA-LAVA等,而国外主要使用ICQ、MSN。由于连接的是互联网线路,即时通讯极大的节省了沟通双方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但是有一个技术问题,却是即时通讯工具所始终没有突破的,以中国内地常用的聊天工具QQ为例来看,其实现的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方式,实现交流的双方关系一般是事前已经认识的朋友,如果不加以申请,第三方是看不到交流双方的聊天内容,而QQ的使用者要想与一个陌生人建立联系,也必须得到对方的同意。在微博交流平台,这样的限制被取消,出现的则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也可以实现与陌生人随意的进行交流,而微博的使用者要想与另外一个微博使用者建立联系,也无需得到对方的认同,而是加“关注”就行。从这层意义上看,微博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一种,不能不说其出现是技术上的一种突破。

其次,微博作为媒介平台的技术性突破也表现在其在速度的即时性及内容的碎片化上比博客、播客、论坛等更具视觉冲击力。作为网络时代早期的“草根文化”的代言人,BBS论坛是一个受众云集、网民杂糅的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的平台,通过对一件事情发表意见,大家众说纷纭,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发表看法的“某件事”便是论坛主设置的议程。与之不同的是,在微博平台,大家也可以随意的关注某个人、某件事,也可以在微博使用者之间发起讨论、进行交流和对话,但微博实现的多是随意的、信手拈来的议程,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设置的。博客、播客与目前的微博平台一样,实现的是一种平民写作和平民拍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但在博客/播客时代,侧重的是自我的宣传和展示,而非交流,其内容虽不能称之为精品化,但也是思考和加工后的产物,而非随意性和碎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微博不仅实现了与博客/播客传播特征上的突破,也实现了对等交流和即时通讯等技术上的突破。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可发现,作为媒介平台而存在的微博既综合了以往即时通讯工具的优势和特征,也综合了博客/播客之类的开放性和接纳性。从整体上来看,与其说,微博实现了一定的技术性突破,不如说微博吸纳了以往即时通讯工具与博客/播客技术优势,但正是由于微博对不同平台技术优势的吸纳,才为其实现技术性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技术性突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就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多数高校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形象性与可读性。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微博的出现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的一些技术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形式意义上的技术性突破。在微博平台出现之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最初采用的是“教师+板书+讲述+学生”的教学模式,随后,在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就这两种模式比较来看,多媒体提供的信息量、教学资源、亲切界面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鉴于大学生对新事物发展的心理接近性,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教育信息以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自微博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平台之后,高校思政教育在形式上实现了进一步的技术性突破,主要表现在微博平台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客体提供了使用音视频和图画文字的可能性。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式课堂中,纵然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但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依旧明显,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除了努力听讲之外,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平台之一,微博的出现确实实现了形式和技术上的突破。

3 是概念意义上的技术性突破

在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和辅导员,客体则是在校学生,但微博的出现却打破了这种单主体的现象,将学生家长、朋友、第三方机构也纳入高校教育的主体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微博时代,当父母与校方一起着手引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定能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家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在成长中有着较为重的朋友观念,也会不自觉跟随朋友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变化而变化,这与传播学上的趋同心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第三方机构指的是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教授,甚至于一些同学们所喜爱的明星等。从他们着手动员其开通微博,以他们较有影响力和令大学生敬仰的身份,来引导和带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陈万柏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澎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网络唱响主旋律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经验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纪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提出20周年[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kxjssdyscl/.

[8] 即时通讯[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1526.html.

相关文档: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公路桥梁施工质量方法控制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小型水利节制闸的施工体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
基于句法分析和问题分类的医院导医信息问答系
当好职工娘家人?助推企业新发展
论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